最近这段时间,全球局势变幻莫测,俄乌冲突还在持续、巴以战火未平、以色列和伊朗的对抗又卷入了美国,再加上叙利亚、黎巴嫩等地局势随时可能失控。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正经历艰难转型,传统行业下行,新兴行业尚未完全撑起门面,普通人、企业、政府层层承压,市场情绪普遍焦虑。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未来会怎么走?我们普通人、投资者、企业家该怎么判断趋势、做出选择?
其实,归根结底,未来国际局势和经济趋势有且只有一条真正的主线脉络:中美博弈。所有地缘冲突、金融风波、经济政策,几乎都围绕这条主线展开。其它事件,像是中东战争、俄乌冲突,虽看似重大,实则大多是中美博弈大棋盘上的支线剧情,受到主线的强烈制约。
一、特朗普左右互搏:喊降息却又不敢太强硬
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又高调喊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将利率降到1%-2%。这次与几个月前最大的不同在于,特朗普不敢像过去那样公开威胁要炒掉鲍威尔,而是更像在抱怨:高利率拖累了经济,也让联邦政府背负了巨额利息负担。
为什么特朗普突然“软”了?因为上次他试图用政治手段强硬干预美联储,直接引发了美元暴跌,金融市场恐慌,连自己人华尔街派系的财长都看不下去,劝他别胡来。美联储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压舱石,一旦被视为失去独立性,美元霸权地位和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将遭到严重冲击。
所以这一次,特朗普明知道高利率不利于自己的选情,却只能在政治喊话中打打嘴炮,真正施压的办法不多。而鲍威尔也非常清楚,眼下贸然降息等于变相助推特朗普大规模开打关税战、激化中东冲突,推高通胀风险。所以,美联储再怎么承压,依然选择观望。
二、美元利率之锚:中美博弈的隐形绳索
美联储的利率不仅仅是美国内部问题,它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有着深远影响。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中国经济体量全球占比17%,又是全球最大工业品出口国和资源进口国。全球原油、铁矿石、粮食几乎都是以美元计价,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息息相关。
而当前,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高达4.4%以上,中国三十年国债利率却仅1.85%。这2.6%以上的利差,导致国内资金大量出海套利,人民币汇率长期承压,一度跌破7.42。
如果我们此时贸然降息,利差进一步扩大,资金外流压力会更大,汇率可能失控。制造业企业会因为进口原料成本上升、内需疲软而雪上加霜,房地产也更难企稳。因此,中国必须等美联储降息,缩小中美利差窗口,才有操作空间。
三、房地产困局与美联储利率挂钩
房地产企稳止跌同样离不开利率调整。判断楼市能否企稳的关键指标是城市房子租售比是否大于国债利率。目前一线城市租售比大多在1.6%-1.9%,而三十年国债利率1.85%,依然偏低。
只有当国债收益率因央行降息而大幅回落,租售比高于国债收益率,房子才有投资价值,二手房抛盘才能减少,新盘库存才有消化空间。否则,即便政府动用几万亿财政去收储商品房,除了占用大量真金白银,房源改造也极其困难,最终效率低下,难以支撑楼市全面企稳。
所以,高层其实也在等——等美联储降息,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央行跟随降息,国债利率下降,房地产租售比倒挂局面自动修正,届时只需辅以小规模财政投入,就能带动楼市软着陆,事半功倍。
四、特朗普政策左右互搏,制造通胀困境
特朗普自己也陷入困境。他一边想依靠关税战制造谈判筹码,一边希望油价和物价稳定,但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往往是回旋镖。对中国、对欧盟、对日本的高关税,推高美国进口成本;中东战争推高国际原油价格,助涨通胀。
一旦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叠加美元高息,美国本土经济肯定撑不住。5月美国服务业PMI指数已跌至49.9,进入收缩区间。美国80%的经济支柱是服务业,这个数据要是连跌几个月,不光特朗普急,连鲍威尔也顶不住。所以,美联储降息时间窗口其实也快了。
五、中国等待时间窗口,一旦到位全面反攻
综合看,当前中国顶住汇率和资金外流压力,始终按兵不动,目的就是在等美联储松口降息。一旦美国利率降至1%-2%区间,中国央行立即可以同步降息,压低国债收益率。
制造业进口成本下降,居民房贷利息负担降低,消费逐渐复苏,人民币升值,楼市租售比回升,整个经济面局势将彻底扭转。简单讲,这就是一次以静制动、等待敌方先手、自己顺势而起的大国博弈战法。
六、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看上去每天乱七八糟,但本质只有一条主线:中美博弈。大国对决比的就是谁内功更扎实,谁血条更厚。其它战争、关税战、金融战、舆论战,都是支线剧情。
普通人和企业,理解清楚这条主线脉络,判断政策动向、市场趋势就不容易迷失。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熬过这段最难的日子,等那个时间窗口到来,抓住转机。
美联储降息,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率调整,而是全球经济格局转换的起点。
一起熬,胜利就在前方。
万宝配资-十大配资软件公司-股票配资之家-十大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