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打响了第一枪。9月9日,这个欧洲国家宣布对以色列实施实质性制裁——暂停军事装备和技术出口、禁止进口部分以色列能源产品,还对两名被指控参与跨境军事行动的以色列部长实施入境禁令。
这一决定超越了大多数西方国家停留在口头谴责的阶段,成为首个对以色列采取实质性制裁措施的西方国家。
这一制裁力度超出了一般的外交“谴责”范畴,而是实实在在的切断合作。被制裁的两位部长——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都是以极右翼立场著称的人物。
斯莫特里赫甚至公开扬言“绝不让一粒小麦”进入加沙地带,而本-格维尔则曾勒令巴勒斯坦人“自愿”离开加沙。
西班牙之所以冒风险率先制裁,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作为曾经的殖民帝国,西班牙渴望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自身影响力,摆脱长期被欧盟大国压制的局面。
另一方面,国内政治压力也是重要因素——左翼政府需要回应大批进步派和穆斯林选民的关切,这些人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早已义愤填膺。
展开剩余67%更让内塔尼亚胡措手不及的是,一向高调“挺以”的特朗普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特朗普没有第一时间站在以色列一边,反而先和卡塔尔首相进行了高调会晤。
特朗普甚至公开表示以色列必须结束在加沙地带的战争,认为这场冲突正在严重损害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他指出以色列或许能在战场上取得军事胜利,但在舆论战场上却正在遭受惨败。
卡塔尔对美国有着特殊战略价值:那里有美国在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
更重要的是美国与卡塔尔刚刚达成两项重大合作协议——价值2435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协议和价值960亿美元的波音和通用公司订单。
西班牙的制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爱尔兰、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已纷纷表示支持,甚至呼吁暂停欧盟与以色列的自贸协定。联合国大会以142国支持、10国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呼吁推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解决方案的宣言。
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主要西方国家预计将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象征性承认意义重大,表明以色列传统的支持基础正在瓦解。
以色列近期在72小时内对六个国家发动攻击的激进行动,引发了全方位反噬。也门胡塞武装直接向特拉维夫发射导弹,打穿了以色列“本土安全”的幻象。
卡塔尔迅速召集了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峰会,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的领导人全部出席,会议不仅讨论谴责,还明确研究如何“反制以色列”。经济反制也随之而来:卡塔尔暂停与以色列的能源合作;沙特阿美放出风声,如果冲突升级,将考虑减产石油。
挪威主权基金开始抛售以色列军工股,阿联酋的投资基金也暂停对以色列的科技项目注资。土耳其宣布将对以色列实施海运和空运封锁,埃及在拉法边境增兵,沙特则暂停了与以色列的建交谈判。
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的不仅是外部压力,还有国内政治危机。极右翼部长在以色列国内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对内塔尼亚胡政治生命存续至关重要,多次威胁要让各自党派退出执政联盟。
一旦成真,内塔尼亚胡政府将垮台。这种政治格局使得以色列政府很难采取温和政策。相反,为了维持执政联盟,内塔尼亚胡不得不容忍甚至迎合极右翼部长的激进言论和行为。
发布于:山西省万宝配资-十大配资软件公司-股票配资之家-十大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